技術支持
冬季鏟運機保養注意事項
更新時間 2025-06-10 閱讀
冬季低溫、冰雪環境對鏟運機性能影響顯著,需針對性加強維護以保障設備可靠性和作業效率。以下從結構件防護、發動機、液壓系統、電氣系統四方面提供關鍵保養建議:
一、結構件與行走系統
底盤防滑:
更換為深花紋輪胎或加裝防滑鏈(胎壓降低10%以增加接地面積),冰雪路面制動距離縮短40%。
潤滑點維護:
對鉸接點、銷軸加注2#鋰基潤滑脂(耐低溫-20℃),鏟運機每日作業前手動活動關節防止凍結。
二、發動機核心防護
燃油與潤滑:
燃油:改用-10#或-20#柴油(根據當地低氣溫選擇),避免蠟結晶堵塞油路。
機油:更換為5W-30或0W-40低溫流動性機油,確保冷啟動時潤滑效率。
預熱系統:
鏟運機每日作業前啟動電加熱塞(預熱時間≥30秒),或安裝獨立燃油加熱器(如Webasto),降低發動機磨損50%以上。
三、液壓系統維護
液壓油升級:
更換為HV46低溫液壓油(凝點≤-30℃),相比普通HL油低溫粘度降低40%,防止動作遲緩。
管路防凍:
用保溫棉包裹液壓油管(保護主泵至分配閥段),減少熱量散失,避免油溫<15℃時系統報警。
四、電氣系統防潮
蓄電池保養:
保持鏟運機電量>75%(每月充電1-2次),電極涂抹凡士林防氧化,低溫下容量下降約30%,需提前更換老化電池。
線路檢查:
排查啟動鏟運機電機、傳感器線束,用絕緣膠帶包裹破損處,防止短路引發火災。
五、其他關鍵措施
水箱防凍:排空冷卻液或更換為-45℃防凍液(乙二醇濃度≥50%),避免凍裂缸體。
停放管理:鏟運機長期停放時,鏟斗落地并墊高輪胎,防止橡膠變形;每月啟動運轉15分鐘,防止密封件老化。
總結:冬季鏟運機保養需遵循“防凍、防滑、防潮”原則,建議制定《冬季鏟運機檢查表》,每日作業前完成10項關鍵檢查(如機油液位、輪胎氣壓、預熱系統)。通過提前預防,可使鏟運機故障率降低60%,維修成本減少35%以上,確保冬季施工安全。
一、結構件與行走系統
底盤防滑:
更換為深花紋輪胎或加裝防滑鏈(胎壓降低10%以增加接地面積),冰雪路面制動距離縮短40%。
潤滑點維護:
對鉸接點、銷軸加注2#鋰基潤滑脂(耐低溫-20℃),鏟運機每日作業前手動活動關節防止凍結。
二、發動機核心防護
燃油與潤滑:
燃油:改用-10#或-20#柴油(根據當地低氣溫選擇),避免蠟結晶堵塞油路。
機油:更換為5W-30或0W-40低溫流動性機油,確保冷啟動時潤滑效率。
預熱系統:
鏟運機每日作業前啟動電加熱塞(預熱時間≥30秒),或安裝獨立燃油加熱器(如Webasto),降低發動機磨損50%以上。
三、液壓系統維護
液壓油升級:
更換為HV46低溫液壓油(凝點≤-30℃),相比普通HL油低溫粘度降低40%,防止動作遲緩。
管路防凍:
用保溫棉包裹液壓油管(保護主泵至分配閥段),減少熱量散失,避免油溫<15℃時系統報警。
四、電氣系統防潮
蓄電池保養:
保持鏟運機電量>75%(每月充電1-2次),電極涂抹凡士林防氧化,低溫下容量下降約30%,需提前更換老化電池。
線路檢查:
排查啟動鏟運機電機、傳感器線束,用絕緣膠帶包裹破損處,防止短路引發火災。
五、其他關鍵措施
水箱防凍:排空冷卻液或更換為-45℃防凍液(乙二醇濃度≥50%),避免凍裂缸體。
停放管理:鏟運機長期停放時,鏟斗落地并墊高輪胎,防止橡膠變形;每月啟動運轉15分鐘,防止密封件老化。
總結:冬季鏟運機保養需遵循“防凍、防滑、防潮”原則,建議制定《冬季鏟運機檢查表》,每日作業前完成10項關鍵檢查(如機油液位、輪胎氣壓、預熱系統)。通過提前預防,可使鏟運機故障率降低60%,維修成本減少35%以上,確保冬季施工安全。
上一條:井下運輸車的發展史
下一條:井下裝載機的卸料原理